亲爱的读者们,了解医疗器械的分类至关重要。我国医疗器械分为三类,从批准文号中即可识别其风险等级。一类器械风险低,如口罩;二类器械风险适中,如血压计;三类器械风险高,如心脏起搏器。掌握这些信息,能帮助我们安全、合理地使用医疗器械。
在我国,医疗器械的管理严格按照其风险程度进行分类,分为一类、二类和三类,了解怎样从批准文号上区分这些类别,对于医疗器械的生产、销售和使用都具有重要意义。
一类医疗器械
一类医疗器械是指通过常规管理足以保证其安全性、有效性的医疗器械,这类器械通常具有较低的风险,如外用止血贴、一次性医用口罩等,它们的批准文号以“械”字开头,长食药监械(准)字2010第1260011号”,其中的第一位数字“1”表示该医疗器械属于一类。
二类医疗器械
二类医疗器械是指对其安全性、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,这类器械通常具有一定的风险,如体温计、血压计、避孕套等,它们的批准文号同样以“械”字开头,浙药管械(准)字2002第2640339号”,其中的第一位数字“2”表示该医疗器械属于二类。
三类医疗器械
三类医疗器械是指植入人体、用于支持、维持生活、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,对其安全性、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,这类器械包括心脏起搏器、人工关节、血液透析器等,它们的批准文号同样以“械”字开头,国食药监械(准)字2007第3400852号”,其中的第一位数字“3”表示该医疗器械属于三类。
怎样区别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证号
1. 注册证编号编排方式
医疗器械的注册证编号编排方式为:×1械注×2×××3×4××5×××6。×××3为批准注册年份;×4为产品管理类别;××5为产品品种编码;×××6为注册流水号,我们需要关注的是4和5这两个地方。
2. 证号标识
一类医疗器械的标识以“械”字开头,长食药监械(准)字2010第1260011号”,其中的第一位数字“1”表示该医疗器械属于一类,二类医疗器械的标识以“械”字开头,浙药管械(准)字2002第2640339号”,其中的第一位数字“2”表示该医疗器械属于二类。
3. 风险程度、使用目的和特性
一类医疗器械通常是风险程度较低的设备,通过常规管理能够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,这些医疗器械通常用于日常护理和基础治疗,例如医用棉签、医用口罩等常规医疗用品。
二类医疗器械具有中度风险,需要严格控制其安全性和有效性,这类器械通常具有一定的风险,如血压计、体温计等。
三类医疗器械是指高风险和潜在危险的医疗器械,如心脏起搏器、人工关节等,这类器械在销售前需要通过药品监督部门的注册审批,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。
怎么从产品外包装直接区分一类还是二类医疗器械?
1. 注册号
通过产品包装上的注册号,我们可以直接判断医疗器械的类别,注册号的编排方式为:×(×)1(食)药监械(×2)字××××3第×4××5××××6号,第一个数字即为管理类别,1代表一类,2代表二类。
2. 包装标识
一类医用面膜通常会在包装上标注“一类医疗器械”或“I类医疗器械”的字样,而二类医用面膜则会标注“二类医疗器械”或“II类医疗器械”的字样。
3. 标识符号
一类和二类医用面膜在标识符号上会有所区别,民族药监局规定,一类医用面膜的标识符号为“YY/T 0969-2013”,而二类医用面膜的标识符号为“YY 0469-2011”。
怎样区分一类、二类、三类医疗器械
1. 标识
一类医疗器械的标识以“械”字开头,长食药监械(准)字2010第1260011号”,其中的第一位数字“1”表示该医疗器械属于一类,二类医疗器械的标识以“械”字开头,浙药管械(准)字2002第2640339号”,其中的第一位数字“2”表示该医疗器械属于二类。
2. 风险程度、使用目的和特性
一类医疗器械:风险程度较低,通过常规管理能够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,这些医疗器械通常用于日常护理和基础治疗。
二类医疗器械:具有中度风险,需要严格控制其安全性和有效性,这类器械通常具有一定的风险,如血压计、体温计等。
三类医疗器械:高风险和潜在危险的医疗器械,如心脏起搏器、人工关节等,这类器械在销售前需要通过药品监督部门的注册审批,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。
3. 管理要求
一类医疗器械通常不需要严格控制管理,只需进行常规管理并保证其安全有效,二类医疗器械需要通过药品监督部门的注册审批,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,三类医疗器械则需要更加严格的管理和审批。
从批准文号、证号标识、包装标识、标识符号等方面,我们可以准确区分一类、二类、三类医疗器械,了解这些聪明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医疗器械,确保医疗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