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《哥斯拉影评》:怪兽之王为何让人又爱又恨?

商业大片的尴尬定位

看完2014版《哥斯拉》,最大的感受就是——这部电影到底想走什么路线?作为一部商业怪兽大片,观众期待的天然是震撼的特效场面和酣畅淋漓的战斗。但导演偏偏在怪兽戏份上吝啬得要命,把大量时刻浪费在人类角色的情感戏上。

这不是很矛盾吗?想看文艺片的观众不会选择哥斯拉,而想看怪兽大战的观众又被无聊的人类剧情折磨。影片中最精妙的几场怪兽对决,不是被突然切镜头,就是隔着玻璃或阴影拍摄,好不容易等到高潮部分,居然两秒后就关门谢客!这种”犹抱琵琶半遮面”的处理方式,让期待怪兽大战的观众大失所望。

匪夷所思的英雄塑造

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影片对哥斯拉的定位转变。前半部分还是个破坏城市的怪兽,最终突然就变成了人类的救世主?这种毫无铺垫的角色转变简直比变脸还快!

特别是小编觉得处,重伤的哥斯拉在夕阳下”昂首阔步”离开的场景,配上围观群众的欢呼,活脱脱一部主旋律英雄片。难怪有网友调侃:”哥斯拉胸前的红领巾更加鲜艳了”。这种强行赋予怪兽人性光辉的行为,不仅不符合逻辑,更削弱了哥斯拉作为远古巨兽的神秘感和威慑力。

期待与现实的落差

为什么很多观众对这部《哥斯拉》特别失望?缘故主要有两个:开头来说是1998年版《哥斯拉》留下的美好回忆。让·雷诺主演的那部作品虽然也有缺陷,但至少在怪兽场面上诚意十足,让人回味无穷。观众天然期待十几年后的新版能带来更大惊喜。

接下来是预告片的”欺骗性”。精剪的预告片把影片最精妙的几秒镜头都集中展示,营造出全程高能的假象。结局正片却是漫长的文戏配零星怪兽镜头,这种落差感让观众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。正如那位网友所说:”要去电影院不如看《明日边缘》。”

怪兽电影的正确打开方式

其实观众对《哥斯拉》的要求很简单:要么像日本原版那样,保持怪兽的神秘与破坏力;要么像《环太平洋》那样,直接给足震撼的打斗场面。2014版这种两头不靠的尴尬定位,反而让影片失去了特色。

不过话说回来,影片的特效和音效还是可圈可点的。哥斯拉的造型设计既保留了经典元素,又加入了现代审美,咆哮声更是让人汗毛直立。只是这些亮点被拖沓的剧情所掩盖,实在可惜。如果你是冲着怪兽大战去的,建议调低期待值;如果单纯想感受IMAX的视听震撼,那这部《哥斯拉》或许还能值回票价。